
11月4日,康新高速过境段K1-LM项目率先在全线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,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路面结构层施工新阶段,工程建设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雅安至叶城国家高速公路康定过境段处于四川省康定市,路线总体呈北南走向,起于康定市炉城街道升航村,与在建雅康高速对接,设跑马山1号隧道下穿跑马山,跑马山2号隧道下穿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于康定新城客运站下方出洞,设置康定榆林互通连接G318与康定新城,之后跨越榆林河和折多河后,以隧道进入折多山,与后期工程对接,项目止于榆林街道大坪村,路线全长 17.877公里。桥隧总长16.617公里,桥隧比 92.95%。设置2处互通、1处服务区、1处停车区,服务区、停车区均与互通合设。
此次试验段为K130+420-K130+620段右幅,铺筑宽度11.85米。为确保施工质量与效率,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分层铺筑工艺,将36厘米的底基层分为两层,每层18厘米进行铺筑,并且实现两次摊铺一次成型。这种工艺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层间结合处的质量隐患,提高底基层的整体稳定性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施工周期,提升施工效率。
为确保试验段的顺利铺筑,项目部科学统筹,专门成立路面底基层施工专班,多次召开路面施工专题会议,持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,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及班前教育工作。
在施工过程中,每一位建设者都全情投入,各司其职。技术人员手持专业仪器,对摊铺厚度、平整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,一旦发现偏差,立即与操作人员沟通调整。安全管理人员则时刻坚守在现场,密切关注施工安全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。
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施工,康新K1-LM项目水稳底基层试验段顺利完成铺筑。经检测,试验段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,平整度、压实度等关键指标表现优异,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可靠数据支撑与标准化样板。
康新K1-LM项目水稳底基层试验段顺利完成全线首铺,这一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。作为道路结构的关键承重层,水稳底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与行车安全。首铺成功验证了施工方案可行性,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了关键参数。同时,首铺环节严格管控材料含水量、压实度等指标,确保质量达标,有效规避大规模施工风险。